第154章:同盟的尾声_家祖左宗棠
晚上小说网 > 家祖左宗棠 > 第154章:同盟的尾声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154章:同盟的尾声

  渤海之滨,1座规模巨大的工厂拔地而起,作为丙午25计划中最重要的1环,这座工厂坐落于锦西州(今葫芦岛市),是1家中德合资的钢铁船舶公司,名为渤海重工业公司。

  渤海重工的重点项目包含4项,第1是“水下狼群”,中德之间的潜艇合作将会从旅顺造船厂剥离,移交渤海重工生产;第2,克虏伯公司将会授权渤海重工生产克虏伯的舰用装甲钢,第3是蒸汽轮机,中英两国在这条路上走得最远,第1艘应用蒸汽轮机的大型船只——琛航号远洋邮轮就诞生在江南造船厂,而在战舰上使用蒸汽轮机也是中英两国掀起的风潮,合作开始之后,中国将会向德国交流蒸汽轮机的研发。

  而最后1项,也是最为关键、最秘密的1项,中德之间将会在这里开展1项无畏舰合作项目,由中德设计师共同设计1艘无畏舰。

  这1项目在两国都属于最高级别的秘密,英国人无从得知,但作为外交场上的老手,英国人对于中德之间的关系依然保持着警惕。

  1906年已过去1半,另1项重要议题被摆到了中英之间——中英同盟。

  同盟的基础是共同利益,压制俄国即是此前两国的共同利益,但随着俄国威胁消失,中英两国的利益共同点转移到了中英贸易上,但这1利益点并没有前者那般坚固。

  而两国之间的矛盾点却越来越大,中国不可能变成英国的附庸,在中俄战争之后,中国有能力在国际社会上对英国说“不”,中国的外交只为争取国家利益服务,扩张或者不扩张,同盟或者不同盟,1切都看国家战略的需要。

  这和英国也是类似的,现在的英国正在战略收缩期,不会跟中国在这种方面产生直接冲突。

  而德国则不然,德国的外交是为军事服务的,他们的国家战略立足点是战争,与这样的国家走到1起是危险的,因为战争在国家策略中是不理性的,出于其战争考虑,中枢也不得不提防德国人在这其中捣鬼。

  德国人对于自己外交完全没有认知,1898-1901年,英德两国进行了3次结盟谈判,英国实际上已经放弃了光荣孤立政策,然而德国却并没有考虑到自己在国力以及影响力方面的弱势,在“世界政策”上1条路走到黑。

  这种扩张最终只会把自己推向全世界的对立面,成为帝国争霸的牺牲品,但也会给1些国家创造机会。

  这也是中枢将德国资本纳入25计划的原因,在此之前,能够参与除铁路外其他重工业投资的有且仅有英国,而现在美国和德国也能够参与进来,再加上海6军的合作,这些利益足以分散德国人的注意力,也足以拿捏德国人。

  1906年9月17日,中葡两国在澳门总督府内举行了交接仪式,金瓯号战列舰载着本国官员驶入澳门。

  不同于香港,澳门的条约是模糊的,葡萄牙现在称澳门的主权归属中国,而且其性质属于“不限期租借”,市议会的华员席位也在1900年后恢复。

  而这次的交接仪式则是交还当地的管理权,在1849年之前,澳门殖民政府仅对葡萄牙人具有治权,1849年之后,澳门殖民政府事实上获得了澳门的治权和主权,但1直到现在都没有明确的条约限定。

  这种混乱1直持续到现在,中国政府官员再次进驻澳门实行管理权,而具体的交换时间定在1907年本期租约到期为止,同时葡萄牙将补齐这些年缺失的租金及利息。

  在交接仪式上,外交部特别给英国代表留了1个好位置。

  对于中国的安排,英国人倒是没什么尴尬的样子,平静的看完了整场交接仪式。

  “辜先生,恭喜你,在各位的努力下,贵国又1次收复了失土,德意志帝国对于这1事件表示由衷的欢喜。”正当英国人准备离开时,德国总领事克纳佩突然出现在他们身边。

  抛开英德矛盾不谈,克纳佩坐船从上海赶到澳门代表德国政府参加这场仪式,他坐船都坐了3天,要是不干点什么,那都对不起自己。

  “谢谢,克纳佩先生,这不只是我们的努力,是我们整个国家的努力,中国必然收复全部失地。”

  “我完全认同您,贵国国民的勇气与精神我十分佩服,前几天我还在上海见证了1场庆祝贵国收复澳门的游行……”克纳佩看向英国代表内维斯,“如果香港也回归贵国的怀抱的话,这场游行将会更加盛大吧。”

  “哈,也许吧……”内维斯没有看克纳佩,“英国政府尊重1切国家的主权,致力于维护世界的和平,我们也1直在与中国政府合作,香港问题将会得到解决。”

  内维斯说了1堆场面话,然后寻了1个借口匆匆离开,辜鸿铭也没有相送。

  “希望如此。”克纳佩略带嘲讽的看向逃走的英国代表,再次对辜鸿铭表达了德国的倾向,“辜先生,无论贵国在香港问题上采取如何行动,我国都会全力支持,帝国与贵国之间的友谊牢不可破。”

  ……

  德国人的见缝插针让英国十分不爽,因此,英国和中国在澳门被收复后选择进行了秘密谈判。

  英国人不希望其他国家过多的关注谈判这件事情,尤其是不想被德国关注。英国人认为如果公开谈判会让德国人有可乘之机,危害英国利益。

  而在谈判中,为了让中国人能够消停下来,好让自己不必为欧洲以外事务分心的英国人也做出了让步。

  总的来说,对于英国人来说,这件事可以谈,但英国想要足够的面子和利益。

  虽然《南京条约》与《北京条约》皆指香港岛及鸭脷洲与界限街以南的9龙及昂船洲永久割予英国,但在1902年修约之后,中国不再承认割让事实,只承认香港受英国管理,而非英国属地,并与英国约定,英国将在未来的某个时间将香港岛和9龙1同交还中国。

  英国人提议签署1份“十5年条约”,用十5年时间解决这个问题,英国政府逐步将香港交还给中国。

  但中枢对于这个时间并不满意,十5年太长了,在左念微等人看来,5年时间就够了,给个台阶就赶紧下,别东扯西扯。

  除了交还时间,香港的主权和治权也很重要,英国同意放弃香港的主权,但要求保留治权。

  对于英国人的这个想法,辜鸿铭等人只能说:

  洗洗睡吧!

  中英之间的谈判已经66续续持续半年多了,英国人不至于连中国的想法都摸不准,他们只是在装傻而已。

  欧洲还是不够乱,1904年之后,英法协约、法俄同盟等条约的成立让英国在欧洲腾出了手,让英国尚有心思在这种事情上跟中国扯淡。

  解决香港问题是中国在东亚确定绝对霸权的关键1步,因此,面对英国人装傻充愣,中枢将中英同盟抬了出来,称中英同盟是否延续的前提是中英两国之间不存在权利纠葛。

  “在如今的国际局势下,中国不可能成为1个中立国,他们没有这个实力,如果中英同盟终结,那么将会出现1个新的国家取代英国的位置,成为中国的盟友,它或许是德国,也或许是美国,但无论是谁,这都是对大英帝国的远东利益有着巨大威胁的。”

  “中国本身就是大国,那个腐朽的清王朝已经被埋葬,我们应当将中国视作1个欧洲国家来对待。”

  “在远东问题上,帝国并没有朋友,无论是德国还是美国都希望看帝国的难看,俄国人恐怕已经患上了恐华症,而如今的法国人也无心关注远东的局势,与中国达成1个和平条约对于帝国是有利的。”

  在向外交部和内阁汇报的电报中,更加熟悉中国的朱尔典做出了自己的判断,并且建议内阁尽快确定香港问题的处理。

  而来自伦敦的特派委员明师古则表示了不同的看法:“香港问题固然无法回避,但我们可以将这1问题分割成几个部分,逐个与中国政府展开谈判,找到1个平衡点,这对于保持帝国的利益有意义。”

  “比如中国提及的治权问题,我们可以允许香港的华人社区推举自己的议员,成立第2议院,拥有1定的立法权。”

  作为专业的搅屎棍,英国自然更倾向于后者,将问题分解就意味着其中大有可为,英国人可以在香港问题上留下后手,以确保英国在此处的特殊利益。

  “香港问题就是整体性的问题,我们应该围绕相关的条约进行修正,无需增加其他内容。”

  明师古的提议被辜鸿铭1口否决,辜鸿铭可太了解英国人的德行了,在这种问题上松口就是给自己找麻烦。

  “香港问题必须在5年内解决......”

  面对辜鸿铭步步紧逼,至少在英国人看来是这样的,朱尔典再次建议英国政府仔细考虑。

  最终,在1906年12月,历经大半年的谈判,中英达成《争议领土共识》,将会以此共识再度进行香港谈判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wsjwz.com。晚上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wsjwz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